記得小時候過年走親戚都是帶紅糖,而且還是散裝的,買回去自己裝袋封口,還有就是果子(甜食),往往是這些東西走完這家還回來再走另一家,最后還是回到自己家。現在就不一樣了,走親戚什么牛奶,面包,各種水果,火腿,煙酒等應有盡有,不過禮物的檔次高了過年的氛圍卻越來越遠了。
小的時候看到親朋好友互訪的禮物是 糕點 白糖 水果罐頭酒 感覺不錯, 現在變了 基本都送錢了 紅包了 買禮物的也是 煙酒茶糖還有各種補品。
我覺得新年走親訪友送禮物禮節,中國人風俗愛送酒,送“六個核桃”等食品,這是最普遍的習俗,但不是最適宜的禮物。每個人因人因事,因送的對象與自己關系情況,因自己財力情況應有不同選擇。
送給學生禮物應是書和筆。送給父母應是衣物,手機等貴重大件物品。送給女朋友應是工藝藝術品。送給普通親戚應是因其所需而送,如股票,保險,如體育用品,如代表過年的祥瑞物品,燈籠,日歷。
最方便最幫助人最有用的是現金。但錢又最難讓人接受。
我認為你有辦法讓人接受你的幫助和你的關心對別人利益最普遍的還是送錢讓他們自己安排生活,創業,治病,養老,讀書,生育等等各種用法。
送錢應兼帶其它食品,秘密進行,不讓別的親戚難堪,不攀比不炫耀,不搞來回形式主義,不作錢事交易。